三伏天已经到来,与以往不同,今年的三伏天是个“加长版”。每次提到三伏天,不少人脑子里都蹦出“炎热”“中暑”“难熬”等词语。其实,只要记住6点,便可以安度三伏天。
1.晚睡早起精神好。夏季是最适合晚睡早起的时节,以应天地旺盛之阳气,但这种晚睡并不代表熬夜,23点半之前最好进入睡眠状态;早上6~7点起床;中午可以休息0.5~1小时。睡眠与情绪、免疫力密切相关,睡眠不足会导致抵抗力降低。
不少人喜欢开着空调睡觉。中医认为,夏天内应于心,心主血脉,其液为汗。夏季,气血汇集到体表、毛孔开张,出汗较多,有利于排出暑热。这时,千万不要过于贪图凉快,以防毛孔闭塞、汗液不畅,暑热内闭不能外泄,否则易导致感冒不适,重则暑热内迫心包,导致神志不清、胡言乱语。空调温度最好保持在26℃~28℃,不要长时间待在空调房。
2.心静就能自然凉。炎热天气不仅影响人的生理,对情绪的影响也非常明显。大暑时节高温酷热,人们易动“肝火”,会产生心烦意乱、无精打采、思维紊乱、食欲不振、急躁焦虑等异常行为。这是“情绪中暑”。夏天气血都运行于外,内里相对不足,阳气亢于外,人容易烦躁、易怒,精力不集中。
老年体弱者,情绪障碍时会造成心肌缺血、心律失常和血压升高,甚至引发猝死。因此,夏季一定要做到:一要静心养生,俗话说:“心静自然凉”,心态宜清静,越是天热越要“心静”,以避免不良刺激。
二要心理纳凉。“心病要用心药医”,可采用“心理暗示”和“心理纳凉”等法调整情绪,想象自己处于大自然之中,绿树摇曳、飞泉漱玉,让人心旷神怡、心平气和。
出汗虽有利于散暑热,但出汗过多,容易损伤心气,导致胸闷、心慌等心气不足症状,可服用生脉饮,取人参3克、麦冬10克、五味子6克,水煎服。日常生活中也可服用一些方子清热解湿,如鲜藿香叶、佩兰叶各10克,飞滑石、炒麦芽各30克,甘草3克,水煎代茶饮,或者在暑热之季服用仁丹、十滴水等。
3.越热越要喝温水。夏天虽然热,但一定要多喝温水,尤其是老年人要主动喝水。研究表明,老年人体内的水分本来就比年轻人少,夏季更容易身体脱水,脱水会使血液黏稠,增加中风风险。即使不渴也要常饮水,家属要时常留意老年人的状况,如果有头昏头痛、半身麻木酸软、频频打哈欠等现象,可能是中风前兆,要及时就医。
4.天热也要多防寒。暑天要防热,更要防“冷”,即“冷饮病”或“空调病”。中医说“寒则泣而不流,温则消而去之”,吃太多寒凉的食物不利于气机的运行,易生疾病。不少青少年夏季喜欢喝冷饮,图一时痛快,之后常出现咳嗽、气喘、腹痛、大便稀薄等症状,长此以往会伤及脾胃,导致慢性咳嗽或胃病,不利于青少年生长发育。
要想防治“冷饮病”,根本方法是不吃或少吃冷饮。“冬吃萝卜夏吃姜,不劳医生开药方”也是防治的好方法。吃饭时加几片生姜,还能增进食欲。
一些平常脾胃虚寒的人,可以喝点姜枣汤(姜和大枣熬的汤),能暖胃养胃。吹空调导致肌肉酸痛的人可以煮姜水,将毛巾浸泡其中,拧干,热敷患处。如果症状严重,可以同时内服姜汤。预防伤风感冒,可以用生姜丝泡水喝。
5.清淡芳香促食欲。由于天气炎热,不少人没有食欲,饮食要以清淡芳香为主。清淡易于消化,芳香刺激食欲,进补要使体内阳气向外宣泄,与“夏长”之气相适应。清补食物有绿豆、百合、黄瓜、豆芽、鸭肉等;补气清暑食物有冬菇、紫菜、西瓜、番茄等,亦可选用西洋参、太子参、黄芪;健脾养胃食物有赤小豆、薏米、南瓜等;药粥有绿豆粥、扁豆粥、莲子粥、薏米粥等。适量食用姜、葱、蒜、醋,既能健脾开胃,又能杀菌防病。
因出汗多且胃口差,多喝汤水尤为重要,可以用咸柠檬煲老鸭、冬瓜荷叶薏米煲排骨等。广东,尤其是珠三角一带,小暑、大暑当天用荷叶、土茯苓、扁豆、薏米、猪苓、泽泻、木棉花、灯芯花等材料煲成的消暑汤或粥,或甜或咸,以应节解暑。
多吃营养丰富的果蔬和富含蛋白质的食物也是解暑良方。
6.冬病夏治三伏贴。三伏天中的大暑是全年温度最高、阳气最盛的时节,中医常有“冬病夏治”的说法,对于那些每逢冬季发作的慢性疾病,如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支气管哮喘、腹泻、风湿痹证等阳虚证,夏季是最佳的治疗时机。
有上述慢病的朋友,夏季更应该细心调养、重点防治。以慢性支气管炎为例,可内服外用并举。
内服可选用温肾壮阳的金匮肾气丸、右归丸等,每日2次,每次一粒,连服一个月。外敷“三伏贴”,取白芥子20克、元胡15克、细辛12克、甘遂10克,同研细末,用姜汁调膏,分成6份,每次取一份平摊在直径约5厘米的油纸或塑料薄膜上,贴于后背的肺俞、心俞、膈俞穴或百劳、膏肓穴上,用胶布固定。一般每次贴4~6小时,如有灼痛感可提前取下,局部微痒或有温热舒适感可多贴几小时。这种内外结合的治疗可有效地根除或缓解症状。需要提醒的是,每个伏天贴一次,每年3次,连续贴3年,可增强非特异性免疫力,降低机体的过敏几率。▲(王世彪)
俄讯
热点
旅游
信箱Mail :dmhlj@sohu.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 :dmhlj@sohu.com
最美龙江微信号
最美龙江微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