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史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史

关于东北历史上最悠久的居所——地窨子

发布日期:2017-08-24

  满族最远的先世肃慎氏,中国历史典籍记载,其远在舜时就“来朝,贡弓矢”。在其后数千年的历史中,肃慎氏及其后人不断以“楛矢石砮”进贡中原。“肃慎”这一称谓的真实内涵,至今还是个难解之谜。有学者认为是“海冬青”(鹰的一种)的意思,有学者认为是“穴居人”的意思。

  《后汉书·东夷列传》对肃慎人的习俗有这样的描述:“处于山林之间,土气极寒,尝为穴居,以深为贵,大家至接九梯。”新世纪以来,随着对肃慎后世满族文化保护与抢救意识的深化,对其“穴居”的真实面貌,又引来多方面的关注。

  这张摄于1924年的老照片,是80多年前,在东北山林之间常见的人们居所的写照,这样的山中住所被泛称为“地窨子”。

  地窨子一名是闯关东的汉族人,对这一东北居住样式的称谓。这样的居所是东北特有的气候环境所决定的。东北虽寒,但多山林,物产丰饶,土地肥沃。清中期以后,为生计所迫的关内汉人,越来越多地进入东北,以伐木、种地或跑山为生。不耐东北寒冷而又穷困的中原人,以地窨子为居所,是别无选择的选择,也是自然的选择,是他们所能营造的最简单、御寒最有效的居所。

  这样的居所是金以前的女真人普遍的冬季居所。其营造方式,《金史》中有这样的描述:女真人“无室庐,负山水,坎地梁木其上,覆以土”。画面上这所地窨子与《金史》中的这则记载基本相符。

  在地窨子的顶部,是一个微型的房屋形状的建筑,应该是地窨子用以采光的天窗——这是对源于肃慎人穴居方式的沿用与发展。肃慎人在穴顶开口,以“梯”接入室内,穴顶之口,即为室内室外的出入口,还是采光口和出烟口。画面中的地窨子已是有很大改进的穴居。我们可以看到,两个男人背后的木砌门框和木门,穴顶可见从室内伸出的铁制的作为烟道的炉筒……

  在这座被白雪覆盖的地穴前,两个男人头戴棉帽,身着厚厚的棉衣,脚上是长筒毡靴。其中一个人的长大衣,从衣襟下摆翻开的毛边可见,这是一件厚实的毛皮大衣。大衣的毛领立起,暖暖地掩住他的脖子、耳朵和面颊。

  笨重的衣装,地穴式的居所,是东北民族特有的创造,源于因地制宜的生存智慧。

文章来源:吉祥满族   作者:
分享到: 0
相关新闻
联系我们

信箱Mail :dmhlj@sohu.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 :dmhlj@sohu.com

关于我们

黑ICP备15006614号 哈公网安备23010002004434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者证件号 : 黑B2-20160070

黑新网备 许可证编号:2332015001

关注我们
  • 最美龙江微信号

0.1094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