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史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史

探访依兰古寺庙,感受那一份神圣与庄重!

发布日期:2017-09-01

  寺庙在我们国家的历史里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不管朝代怎样更替,寺庙都屹立不倒。一些演绎古代王朝的影视剧里,寺庙元素也是必不可少,每个省市都一定会有一间甚至是几间,以往朝代遗留下来的古寺庙。依兰是省级历史文化名城,那里的文化古迹有的都有上百年,依兰的财神庙、清真寺、慈云寺都很出名,今天小编就带读者走进依兰那些古寺庙,一同感受他们的神圣与肃穆。 

  依兰财神庙 

 

  原财神庙是依兰县八大古庙之一。1796年由山陕会馆和直东会馆集资而建,居三江汇聚之要冲,龙龟玉背之上,纳三江之财源,采天地之灵气,是一座雄伟轩昂、古朴俊逸的百年古刹;是中国北方最大、最古老、最具建筑风格的古庙;是东北地区朝拜祭祀和祈求财神护佑的主要场所。

 

  由于历史的原因和年久失修,殿宇、神像被严重损毁。为挖掘民俗文化,保护文物古迹,重振神庙昔日辉煌,在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王庆林老先生多方筹措资金,并倾其家私,于2005年10月重新修复了依兰财神庙。

 

  财神庙占地面积5000平方米,建筑面积950平方米,主体建筑由山门、财神殿和民俗馆三部分组成,总体格局为门殿三楹,中间为大戏楼,两侧为钟鼓楼;正殿五楹,供奉文财神比干,武财神关公和赵公明,两侧分别为招宝天尊萧升、纳珍天尊曹宝、招财使者陈九公、利市仙官姚少司。两座殿宇飞檐斗拱,雕梁画栋,二十八个精铜风铃迎风摇动。民俗馆收藏了大量民俗资料和展品,记载了依兰各族人民的生产、生活、习俗、文化的时代变迁。

 

  依兰清真寺 

 

  依兰清真寺是依兰回族居民从事伊斯兰宗教活动的场所。清真寺始建于清顺治十二年(1655年),是依兰众多的寺庙中建寺较早的寺院之一。最初建寺时,仅有草房三间,现在寺内主要建筑有门殿、影壁、北配殿为诵经堂、南配殿为讲堂和架子房、院内最为壮观的是礼拜大殿。

 

  清真寺建筑讲究,砖雕、木雕精美,建筑布局严谨,是中国寺庙建筑艺术与伊斯兰文化相融合的结晶,在清代东北享有盛名。寺内的“龙凤棺罩”传说为乾隆皇帝亲赐。

  据说乾隆皇帝尚未登基时,微服来三姓祭祖,在牡丹江西马大屯一带遭遇土匪围困,被清真寺几位老人解救,到寺院调养。回京后为报答救命之恩,赠银修寺的同时,又钦赐龙凤棺罩。

 

  清真寺早期有许多著名牌匾、其中有康熙皇帝的圣旨牌、三姓副都统崇提题写的“亘古清真”匾额,还有钦差大臣奉天提督左宝贵亲赠的“开天古教”匾额。现在只有左宝贵的匾额保存了下来。1999年清真寺被省政府列为省级古建筑文物保护单位。 

  依兰慈云寺 

 

  依兰慈云寺创建于民国十七年(1928年),是东北抗日名将、依兰镇守使李杜将军为其妹清莲法师(第一主持)所建。占地面积1564平方米。整体建筑层次分明,主体建筑为天王殿、大雄宝殿和龙王殿三座大殿,自南向北整齐的排列在中轴线上,前一殿为南向,龙王殿为北向。

 

  大雄宝殿两侧为东西配房,天王殿前有钟鼓二楼。重建的牌楼式山门,古朴典雅,高大雄伟。山门上“慈云寺”三个大字由已故中国佛教协会会长、中国佛学院院长、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赵朴初先生亲笔所提。

 

  慈云寺开放以来,汪道涵、陈雷、孙维本、邵奇惠、侯宝林、李光曦、曲啸等领导及各界名人都曾在此驻足;日本、德国、俄罗斯、中国等国家和地区的游客也前来观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东亚司满祖史研究会的七位日本学者曾前来考察。1988年宝谛法师等尼僧驻寺讲学,首创黑龙江省佛学院依兰尼众班传播佛事活动,台湾圆光佛学院教务长慧空大法师曾到此给尼众班的学员传经讲学。

 

  置身依兰古寺庙,古色古香的建筑仿佛能带你穿越时空一般,凝重的空气也可以带您暂时逃离烦恼,带来片刻宁静。

文章来源:依兰资讯   作者:
分享到: 0
相关新闻
联系我们

信箱Mail :dmhlj@sohu.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 :dmhlj@sohu.com

关于我们

黑ICP备15006614号 哈公网安备23010002004434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者证件号 : 黑B2-20160070

黑新网备 许可证编号:2332015001

关注我们
  • 最美龙江微信号

0.1094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