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史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史

历史碎片中的五常大米印记

发布日期:2017-09-02

 

  闻名全国的五常大米,伴随着品牌农业时代的节拍,名声、名气越来越大。国内许多知名大企业都把五常大米作为进军现代农业的战略高地,斥重资挺进运营。甚至五常大米的稻作文化已影响到国外发达国家,如美国、日本、韩国、印度、巴西等。每年都有访问团赴五常调研和学习五常大米的栽培技术。五常大米已成为中国稻作文化一道靓丽的风景。于是,天下纷纭,众说五常大米。五常大米的稻作民族,有朝鲜族说、有满族说、有汉族说等等,五常大米的历史,有渤海国(距今1100年)说,有清道光年间(距今181年)说,也有清乾隆年间说等。其实,面对五常大米稻作文化,它的历史发端,它的源流,它的来龙去脉,一直缺乏认真的研考。

  理清五常大米源流,把握其来龙去脉,总结其经验,推动其文化,不仅对研究五常大米稻作文化,对打造中国五常大米品牌和实现创新现代化农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而且也应该是每一个五常人的责任。

  然而,要解开五常大米的高贵品质和稻作文化以及品牌经济价值的密码,真不是一件易事,仅凭借爱心和热情是远远不够的,真希望学界专家的关注和援手。五常人民期盼着。

  笔者是一个普通市民,热爱五常,关心五常大米,虽然明知学识浅薄,也冒然将自己对五常大米稻作源流和历史以及稻作文化的粗浅思考分享给读者。

  纵观五常以及五常大米的发展史,沧海拾贝,我们只能从零星的碎片中,比较分析,理性探索,梳理出一个粗略的思路:五常大米来源于我国长江中下游的稻作文化,是学习型稻作文化地区;从水稻栽培角度,应属传播性推广形式下的水稻生产;发端于渤海文化的卢城之稻;起于清乾隆年间;兴于新中国的大跃进时期;盛于改革开放年代。

 

  一、远古文明“肃慎”的农耕猜想。

  《东北通史》第19页载文:“在五常县龙凤山乡学田村西,考古又获重大成果,出土一件儿童顶骨残骸,另一件是成年女性左胫骨,连同打制的石核、石片等器物,同样能证明古人类在这里生活过,距今已近3万年了。以上诸多遗址,都分布在黑龙江南部地区,形成了以哈尔滨为中心的一个‘原始文化圈’。透过3万年的岁月,我们能够从零碎的考古发现中印证史前五常地域古人类遗迹。这微弱的“原始文化圈”之星火,也足以证明五常地域的人文历史悠久。这也同样证明从五常县志历史沿革对这一地区在不同历史时期族群的认证:唐虞时属息慎,夏至周(公元前21世纪至771年)为肃慎,亦曰稷慎;两汉时属挹娄,五常属夫余;北魏时属勿吉;隋为靺鞨;唐初为渤海国上京路夫余境;辽时属女真;清朝称满族。

  “亦曰稷慎”,稷慎是夏周时期的一个民族的称谓。稷,新华字典解:1,古代一种粮食作物,有的书说是粟(谷子)。2,古代以稷为百谷之长。因此帝王奉稷为“谷神”。社稷古代指国家。这三层含义都没有离开粮食。中国还有一个神话传说“神农降百谷”,神农氏,也被称为三皇五帝之一,因为降百谷而被尊称为“后稷”。如果从这个汉字所表达的意义去思考探寻一个民族的印记,是否可以理解:1,由“肃慎”到“稷慎”,说明了历史演变过程中的一个事实,肃慎族学会了种粮食,农耕文明让肃慎也称“稷慎”。2,“五谷之长”说,长者排在首位也,许多典籍都记载了:“稻”为五谷之首,如《孟子章句》、《楚辞章句》、《三字经》、《黄帝内经》甚至佛经典籍中也把稻列为百谷之首。如《成就妙法莲华经?瑜伽观智仪轨》。我们从五谷之长的“稷”与百谷之首的“稻”的比较中,是否可以认证:肃慎——稷慎族人,不仅学会了种粮食,而且其农耕文明中的稻作文化占位靠前,是一个学会了种水稻的民族。这在有着7000多年水稻栽培史的国家应该属于自然现象。生活在东北的肃慎人从中原学来了水稻栽培技术,开启了农耕文明的时代。而这个时期的五常域内民族人就属古肃慎,也称为“挹娄”。挹娄地望在夫余东北千余里,东滨大海,南与北沃沮接,不知其北所极。此为《后汉书?东夷传》所载。《东北通史》载:“由此大致可知挹娄居地即张广才岭以西,老爷岭以西,牡丹江中下游,松花江、黑龙江、乌苏里江汇流地及其下游,这里大致因袭了肃慎之地,并在肃慎时有所扩大。”

  地处张广才岭以西余脉的五常地区的挹娄人,背靠着张广才岭,利用丰富的水源,在松嫩平原的东南角的土地上,运用从中原学会的水稻栽培技术,开始种植水稻——五常大米。

 

  二、扶余农耕文明奠定了五常大米稻作文化的基础。

  《五常县志?历史沿革》:“两汉时五常属夫余。〈后汉书〉载:‘夫余国在玄菟北千里,南与高句丽,东与挹娄,西与鲜卑接壤,北有弱水,地方两千余里,最为平敞’。玄菟为汉武帝所置四郡之一。五常在夫余境内”。夫余是我国东北地区最早建立政权的民族,夫余国也是东北第一个民族自建政权。《东北通史?夫余自建国家》:“夫余是秽貃族系的一支,是我国东北地区第一个建立政权的民族”。夫余立国后,最初王城设在“鹿山”。《资治通鉴》:“初,夫余居于‘鹿山’”,而鹿山地理位置至今有不同见解,或认为在今农安;或认为在阿拉楚喀之地。而阿拉楚喀即今五常市拉林镇和阿城市一带。如果夫余都城在五常境内能够被证明,那么五常区域的农耕文明史就要从夫余国时期算起,即使王城未被证明,五常也属夫余。

  而夫余在政治上臣属于汉朝,文化上一定受汉文化影响深刻。《汉书?王莽传》王莽始建国元年(公元9年)派“五威将奉符命,赍印绶……其东出者至玄菟,乐浪,高句丽,夫余……”。这是夫余臣属西汉的最早记录。到汉武帝时,汉王朝在东北置四郡。加强对夫余的政治管理,加深了夫余与汉朝往来越加密切的关系。汉文化,尤其是汉代的农耕文明深刻地影响着夫余国古族人的生存观念。逐渐使之成为了北方最早的学习型农耕民族。《东北通史》:“下户的上层,其身份是隶属农民,主要从事农业生产,向诸加,诸使,豪民纳地租,负担徭役,遇有战争,俱担粮饮食之。”这一时期夫余的农耕文化已渐成规模。加之夫余后期王城在今吉林农安,松花江两岸,大平原,水土肥美,北纬38度-45°(五常为北纬45°),气候、温度、无霜期、昼夜温差等生态环境为已进入锄耕农业时代的夫余提供了种植栽培水稻的必然的自然条件。

  《东北通史》:“铁制农具的大量使用,有效地提高了生产力,特别是夫余地处松嫩平原,即第二松花江沿岸地带,土地肥沃,水源充足,境内多山陵广泽,与东夷之城最为平坦”(《三国志?魏志?夫余传》)“‘土地宜五谷,是杂粮区’。优越的自然条件与铁制工具的结合,使夫余的农业达到了较高的水平”。另据大连市的考古发现4000年的稻壳遗存,说明在相当于4000多年前,水稻栽培已扩展到东北,夫余距今1600年左右。从中原稻作栽培技术传播到大连,再经2000多年的传播,稻作技术传播到夫余甚至更远都是可能的,只是缺乏考古发现佐证。

  我们猜想,大连地区可能是中原向东北地区稻作传播的一个重要节点,然后分两条传播路线展开,其一沿江跨海向东南的辽东、辽南、吉长地区传播,再向黑龙江牡丹江、朝鲜、日本传播。比夫余稍晚些时候的渤海文明时期的“卢城之稻”就是学习型稻作民族打造的中国稻作扩展地区的稻作成果。其二是从大连沿松嫩平原向东扇形传播,夫余国则为必经路线和地区。农耕水平较高的夫余国,学习种植水稻和生产水稻,也应该是夫余的农业达到了较高水平的重要体现之内容。我们再联系我国粳稻栽培的历史,至少7000-4000年。

  夫余地区,尤其不咸山(长白山)西麓张广才岭(西)余脉的五常地区,河流密布,水源丰富,土地平坦肥沃,气候适宜,积温高昼夜温差大,光照充足,应该是中原粳稻传播栽培的主要走向区域。而且夫余与东汉王朝联系密切,政治上的臣属一定会带动夫余境内的农耕文明,在夫余文明中农耕文明的体量一定很大。夫余农耕文明中的稻作文化一定会影响五常区域内的稻作文化发生发展,从而也奠定了五常地区水稻发展的基础。因此,五常地区可能是黑龙江省水稻种植的发源地。

 

  三、渤海国“卢城之稻”是五常大米稻作栽培的发端。

  《五常县志?作物栽培》曾明确记述:“渤海国时期,五常境内朱其川(后划归吉林省舒兰县)即有农民种植水稻。”这就揭开了“五常大米”稻作栽培的历史面纱。从渤海国“海东文明”的“卢城之稻”到“五常大米”的稻作栽培发端,我们先从三个方面去探讨:

  1,渤海国农耕文明与五常族群部落的关联。

  隋唐时,肃慎族的后裔——靺鞨族,有十多个部落,分布在东至日本海,西至松花江,南至渤海,北至黑龙江、乌苏里江的广大地区。其中重要部落有七个,即粟末部、佰咄部、安东胥部、号室部、黑水部、白山部。其中佰咄部属第二大望族。着名东北史专家王禹浪先生在其《东北古族古国古文化研究》一书中指出:“魏晋以来的粟末部主要是活动于今天吉林省桦甸县苏密水至今天吉林省舒兰市及榆树市一带。”粟末部是七大部落中的第一大部。紧邻粟末部的是七大部落中的第二大部——佰咄部,其地理位置在“德惠以北的扶余县境及拉林河流域,包括五常市北境至松花江一带”。从王先生的考证联系五常所处地理分析:创建渤海国的两大主要部落都与五常相关,这两大族群相邻,东依张广才岭,南北分界于松花江和拉林河。五常市南境可能属粟末部,北境属佰咄部。公元698年,粟末部首领大祚荣率领七大部落创建渤海国。

  闻名于世的海东盛国“是在唐朝中央政权的管辖下,以靺鞨族为主体的一个高度自制的地方民族政权”(《东北通史》)。渤海国设有5京15府62州。渤海国以农业为主,兼有畜牧业和渔猎业、手工业和商业(包括对内和对外商业贸易)也很兴盛;生产技术水准在东北地区也是最高的。《渤海史话》记述:渤海国一些地区的确已进入犁耕阶段,“卢城之稻”的记载渤海国已出现水稻的栽培。《另一半中国史》记载:“渤海国力也上升到了新的高度。显州(今吉林桦甸东北的苏密城)的绸、卢城(显州以东)的稻已堪称名牌”。历史是人民创造的,灿烂的“海东文明”是渤海人文文化的结晶。在渤海国长达200多年的发展史中,粟末部和佰咄部两大望族做出了重要贡献。而当时的五常域内,无论属于粟末部还是属于佰咄部,都是旺族盛地。发达的渤海农耕文化一定与这一地区紧密相关。所以,我们有理由认为五常大米发端于渤海农耕文化。

  2,“卢城之稻”与五常地理、生态的关联。

  渤海国时期闻名于全中国的“卢城之稻”,曾经作为贡品奉于中原王朝,其产地为当时渤海国中京显德府的卢州(今吉林省安图县)。卢州治所的位置说法不一,“一说今吉林省龙井市船口山城;一说西古城子古城;一说今吉林省安图县明月镇。我们认为当在旧国,即渤海国早期王都。”这是《东北通史》中的一段记述。那么渤海国的早期王都在哪里呢?《东北通史》:“当时,契丹余众依附突厥,阻断了道路,朝廷再也不能派兵进讨,智勇双全的大祚荣充分利用这一时机,率众占据东牟山(今牡丹领至威虎岭),筑城(即旧国,一说今吉林敦化敖东城,一说今吉林敦化城子山山城)居住”。我们所引《东北通史》的两段文字可以看出卢州治所在吉林敦化一带是可信的。如果这个观点成立,则现今五常市沙河子镇,山河镇离“卢州治所”的直线距离150公里左右,很可能也属卢州管辖。

  敦化地区的经纬度为东经128°18′,北纬43°35′,而五常的经纬度为东经126°23′-128°14′,北纬44°04′-45°26′,经纬度仅差1-2°。地理环境,生态气候,水土基本无异样,土肥地平,水资源丰富,光照充足,年活动积温2700℃-3000℃,雨热同季,昼夜温差大,无霜期135-140天,是北方粳稻的最佳生长地,而且五常处于北纬45°地区,是世界少有的植物黄金带。我们有理由相信:勤劳智慧的劳动人民,逐水垦荒,将粳稻栽培发展到了五常地区。在松花江、溪浪河、拉林河两岸的松嫩平原上,由西南向东北扇形展开一个广大潜力的稻作区域。如果史实能够被证明,那么“五常大米”在渤海国时期,就可能也是“卢城之稻”的一部分,距今1000-1200年历史。

  总之,五常是一个神奇的地方,正像法国的波尔多地区生产优质葡萄,酿出了世界名酒,五常盛产五常大米,世界闻名(这两个地区纬度基本一致)。这是上帝的功劳,更是劳动人民的创造。

 

  透过历史,经过比较分析,我们可以认证四个问题:

  1.五常大米发源很早,早期规模不大,或始于夫余国时期,距今1300-1200年,或发源于渤海国时期,是卢城之稻的代表地区,距今1000年左右。

  2.“五常大米”发源自长江中下游地区的稻作文化传抪,而且于朝鲜、日本稻作文化存在交叉性反复性传抪。如果中国稻作文化以余姚河姆渡文化为核心的话,那么无论扶余国还是渤海国都与汉唐王朝密切相关,东北的农耕文明一定始于中原农耕文明。

  3.“五常大米”稻作文明的主体早期是满族,后期在民国时期是朝鲜族和汉族。《中国稻作文化概论》把满族列为学习型稻作载培第一族,也证明满族在东北水稻栽培史上的功不可没。尤其清朝入关后,拉林河流域的五常拉林一直被清政府列为重点,就是清朝清禁时期,五常的拉林地区依然设有协领衙门、卫所等。乾隆九年以后又分三批向这一地区移民(京旗满州)近十万之众,甚至在这一地区开拓垦戎边事务等,清四朝皆有圣喻,可见这一地区之重要。

  4. 在清王朝对东北解禁的变革中,或是在高句丽王朝时代大量的汉民涌入,以及朝鲜族人的南北流迁,都在不同程度上促进了稻作文化传抪,推动了五常地区的稻作栽培。尤其民国时期的闯关东大潮,直接推动了南北文化的交融,推动了农耕文明的飞跃发展,甚至呔商粮食经济带给“哈尔滨文化圈”的产业影响,直接加快了五常地区水稻产业的发展。

  摘引史学贤者的精华碎片,以证“五常大米”在稻国文明中的历史地位,证实闻名中华的五常大米来之不易,且这一名牌农产品是祖国世代劳动人民智慧和勤劳的结晶。劳动人民创造了历史,创造了文明。也借王禹浪先生的一句话,作为本文的结束语。“事实证明:我们脚下是一块令世人注目的福址,我们能够降生到这块土地上,应该为此感到骄傲和自豪”。

  补充一句话,对本文摘引涉及到的和未引却论述提及过的北方农耕文明的学界老师们表示衷心感谢,历史是人民创造的,更需要史学文化人的探索发现和保护。上帝会为做出贡献的人们点赞的。

 

 

 

 

 

文章来源:文化范儿   作者:
分享到: 0
相关新闻
联系我们

信箱Mail :dmhlj@sohu.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 :dmhlj@sohu.com

关于我们

黑ICP备15006614号 哈公网安备23010002004434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者证件号 : 黑B2-20160070

黑新网备 许可证编号:2332015001

关注我们
  • 最美龙江微信号

0.1094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