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史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史

泰来塔子城辽塔:黑龙江无法忘记的遗憾

发布日期:2016-08-15

  塔子城遗址位于黑龙江省泰来镇西北。东距嫩江五十公里,北靠绰尔河,呼尔达河绕城北沿东墙而过。塔子城是黑龙江省规模最大的一座辽代古城,金、元两代继续沿用。城址呈方形,周长近4.5公里,城门四座,并有瓮城,城外环以两道护城壕。在古城西南角原有六角密檐砖塔一座(1953年9月21日夜里倒掉),故名塔子城。2006年5月25日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塔子城是泰来县境内开发最早的一座古城,也是黑龙江省现存的三大古城之一。该城始建于辽代,金灭辽后,天辅五年(1121年)移民万户于泰州,金名将婆卢火长期屯兵此。北方蒙古族兴起,金的政治中心南移,大定25年(1185年)泰州南迁至长春州,旧泰州降为金安县。清代,依绰尔河取名为绰尔城。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大赉厅在绰尔城设分防经历衙门,又依塔取名塔子城。(摘自:风雨行进的博客《黑龙江省泰来县塔子城辽塔》2012.1.20)

 

  塔子城全城面积一平方公里,四周有三道护城河、壕(原为两墙两壕),今已成平颓的土城垣。每面城墙的正中各筑一门,共四门,门外尚有弧形的“瓮门”。城为正子午方向。约建于公元世纪末、10世纪初,为辽代上京道泰州。1185年(金代大定二十五年)前仍称泰州,后为金安县。元代为斡赤斤封地。1389年塔子城古城门(明洪武帝二十二年)设福余卫于该地。清代前期为绰尔城,1906年(清光绪年三十二年)为大赉厅分防经历。 1915年为中华民国武兴县佐治局。现为泰来县塔子城镇所在地。

 

  民国年间,这里的人们曾从地下挖出许多精致的花瓷坛、瓷缸、瓷瓶等,有的还刻有“内府”字样。1924年(民国13年)在城内东南角曾挖出一颗紫铜印,长3寸、宽1.5寸、厚0.5寸,上刻有两种文字,汉文为“匡义军节度使之印“,另文为契丹文。1928年(民国17年)还发现一个非常精致的大肝小嘴花瓷瓶,上写“风花雪月”字样。现城内所留三座废墟上,桶瓦、板瓦、硫璃瓦、鸱吻等残片,俯拾可得。人们挖掘土时,常常发现有木炭和大片炭层。1966年塔子城中学在办公室前曾挖出铜钱(秦汉到金代“正隆”、“大定”)800余市斤。这些情况表明,塔子城自辽代建城以来,虽几经历史兴衰,但一直延用至今,始终为县境内的重要集镇。该城于1956年被确定为省级第一批文物保护单位。 (摘自:宝华寺网站《汉传佛教建筑·佛塔》)

 

  辽塔位于塔子城西南二公里的丘岗上。原为一座雄伟壮观的青砖古塔,是黑龙江省唯一的辽塔。塔为六角五级密檐式空心砖塔。塔高5丈许,阔分六面,每面宽约7.5 尺,周长约45尺,直径约15尺。塔的层檐上悬有金属制的风铃,轻风吹佛,铮铮作响。塔身中部每面的小龛中塑有坐式佛象,为辽金式的佛教塔刹建筑。根据1956年在塔子城内西南隅发掘出土的小石碑残刻考证,该塔建于辽代道宗大安七年(1091年)。据考证,此塔在金、元等朝代进行过扩建或维修。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占据塔子城的日本兵来到塔下“挖砖找辽塔宝”横加破坏。到1943年佛塔已残损不堪。1953年农历八月十四日子夜,在雷雨交加下倾刻颓圮,仅余塔墟。 塔子城辽塔,曾是黑龙江省唯一的辽塔。此塔之毁,黑龙江无辽塔存世矣。

 

  1956年,塔子城小学教师刘泽民在黑龙江省泰来县塔子城西南隅的耕地中发现了一件辽大安七年(1091)残碑,石长23.4厘米,宽16.9厘米,厚3.6厘米,上有文十六行,全文如下: 大安七年岁次辛糺首西头供奉官泰州河堤同建办塔事弟右班殿直/提点塔事前管内僧政讲经沙门崔建 王惟则 田亨 张守元 王/崔大整 张公顺 王惟整 杨利亨 刘聶公孝 张孝立 王惟进 张口口 口文邑长武备 右承制刘王全备 周公才 田世茲 杨公田甫 张兹孝 高士清女邑刘氏 郑氏 苑氏 崔氏崔氏 崔氏 刘氏 张氏女邑长高氏 马氏 曰氏 王马氏 张氏 王氏 张氏丑氏 王氏 张氏。

  根据拓本,首行至第九行为一面,第十行为一面,第十一行以下又为一面,第十行恰当石的侧面,故薄仅3.6厘米,估计此刻可能正背左右都有字。根据上面“泰州河堤”、“同建办塔事”、“提点塔事”等字样分析,在辽道宗大安七年(1091),泰州负责修建河堤的糺首西头供奉官,修建一座辽塔。(摘自:福成中华的博客《黑龙江泰来塔子城塔(辽·已毁) 》 2012.9.7)

 

  根据历史记载及老照片观察,泰来塔是一座残高约15米,直径约5米的六角形五层实心密檐砖塔。塔座高约6米,塔身高约3米,五层密檐高约6米。据一些资料记载,一九三一年“九一八”事变后,日寇侵占东北,一九三二年有两个日本鬼子在塔下找宝,手持战刀,将塔的东北脚基处向里挖了一个洞,直至塔中间的木桩。到一九五三年时,盗洞已高达2米,宽1米5。在破坏处观察,塔心有一根直径约50至60厘米木桩,每隔1至1米5高,便有铁链一根,内端钉进木桩,外端则挂在塔的外壁上,使之坚固。由此看来,此塔当属空心塔。根据1973年黑龙江省考古工作队孙秀仁和林秀贞同志清理塔基的情况看,此塔是直接建立在夯土层上的。

  与其他辽塔相比,此塔造型比较奇特。塔座和塔身高大,约占整个塔比例的60%,而密檐部分高度却相对较矮,整体比例显得极不协调。有人认为,此塔不应是五层,而应是七层或九层,甚至是十一层或十三层。但从老照片上看,此塔密檐收分比例较大,收到第五层时,已到塔顶,其上已不可能再有六、七层檐的空间。那么为什么这个辽塔造型这么奇特呢?通过观察了拍摄于上世纪三十年代的老照片,推测1953年倒掉前的塔应是辽代始建,金代维修或改建所致。其理由如下:

  1、塔呈六角形,塔座及塔身高大,具有明显辽代佛塔特征。从坍塌塔的废墟上发现的残碑也证明了该塔始建于辽大安七年(1091)。由于上世纪三十年代时,此塔收根已非常严重,故塔座形制早已无法得知。塔身六面,每面正中砖雕饰坐佛一座,上世纪三十年代时佛像风化残损已十分严重,仅能看出佛像轮廓,从轮廓上看,佛像原来应是嵌在塔身之上,高出塔身平面。但在上世纪三十年代时,佛像高出塔身平面部分已全部风化残损,而塔身其他部位的砖虽也有风化痕迹,却没有佛像处严重。笔者推测,此处佛像应是金代维修时补砌上的结果。辽代佛教信仰以密宗为主,兼修显宗,反映在佛塔上,在传统辽地,塔身装饰佛像内容多以一佛二菩萨二飞天为装饰题材;在燕云地区以破子棂窗、假门为主要装饰题材,仅以单一坐佛装饰一面塔身的,在辽代绝无仅有。但是到了金代,金代佛教信仰的内容发生了变化,受南方南宋的影响,禅宗信仰追求的是不受知识约束,直指人心,见性成佛。因此金塔塔身雕刻装饰题材大多不按相关佛经的仪轨装饰,多装饰券门、假门、破子棂窗,一些北方金塔尽管仍继续以佛像为装饰内容,但佛像装饰内容已不象辽代那样严谨,佛像位格不清,手印和持物混乱,雕工粗糙,比例失衡。修建于金大定十三年的铁岭圆通寺塔便是如此。从照片上看,铁岭圆通寺塔装饰佛像与黑龙江泰来塔几乎一样。

  2、塔一层大檐砖雕普作带有明显的金代特征。该塔一层大檐铺作为金代常见的单杪华拱,不用令拱,比辽代常用的双杪五铺作简单,补间华拱伸出尺寸短小,缺乏辽代的厚重的立体感,没有辽代铺作仿木构仿得形神俱备。在转角铺作与补间铺作之间,饰以单跳补间小铺作,与辽塔附角铺作区别明显,这在辽塔中是没有的。

  3、各层密檐间收分比例大、层间距和束腰短小,是金代建塔或者维修塔的一个显著特征。此塔塔身及塔座高约9米有余,按辽塔建塔模数,一般塔座和塔身占整个塔高的比例约为三分之一左右,最大也不会超过整个塔高的二分之一,密檐部分则会占整个塔的三分之二左右。而此塔塔座及塔身高约为9米,而密檐部分高只有6米左右,塔座与塔身高约占全塔高比例的三分之二,明显不符合辽代建塔的模数。五层密檐收分比例较大,密檐间距短小,平均每层檐间距只有1.2米左右,叠涩出檐用了8皮砖,而束腰部位只用了4皮砖,这也明显不符合辽代建塔的模数关系。收分达到15度,这么大的收分比例在辽塔中是没有的,而在金塔中,大比例收分的现象是常见的。正是收分较大,才造成塔檐只能砌到五层,便无法再向上砌筑,只好收顶结束。

  辽泰州本为契丹部族牧地,《辽史.地理志》记载,“泰州,德昌军,节度。本契丹二十部族放牧之地。因黑鼠族累犯通化州,民不能御,遂移东南六百里来,建城居之,以近本族……州隶延庆宫,兵事属东北统军司。统县二。乐康县。倚郭。兴国县。本山前之民,因罪配遞至此,兴宗置县,户七百。”

  从残碑的题名看,除修堤修塔的主事人即所谓“糺首”应属契丹族外,其余无论男女,皆属汉姓,说明当地人口中,只有极少数为契丹族人,绝大多数为汉族。辽史中只记载了泰州兴国县在兴宗时期人口的户数为七百,没有说泰州的倚郭县乐康县人口户数,推测乐康县的人口户数应和兴国县差不多,整个泰州人口户数也就在一千五百户左右。自兴宗置县时到辽道宗大安七年(1091),经过三四十年左右的和平时期,此时泰州人口繁衍,户数最多不过二千户,人口应在一万人左右,一万人左右的州,在此修建佛塔,其体量应不会太大。

  综上所述,此塔始建于辽大安七年记载明确,但全塔建筑特征金代风格又极其明显,唯一种合理解释,就是辽代建的塔规模较小,到了金天辅五年(1121年)移民万户于泰州,或是因为辽代塔残损较为严重,或是因为金代嫌其体量过小,在此基础上进行了维修和扩建。在《理论观察》2007年第8期上,王坤同志发表了《关于塔子城塔倒始末及大安七年残刻的补充》一文。在文章的最后,写到“据塔倒后的塔砖看,除辽砖之外,还有元代特点的青砖,此塔可能在元代进行过维修”。金代和元代青砖比较相近,从此点,可以印证其金代维修和扩建的推论。与此塔类似的情况,也同样发生在辽宁葫芦岛的安昌岘舍利塔上。 (摘自: 风雨行进的博客《黑龙江省泰来县塔子城辽塔》2012.1.20 ) 本文内容来源大话哈尔滨,内容摘自: 风雨行进的博客《黑龙江省泰来县塔子城辽塔》2012.1.20 福成中华的博客《 黑龙江泰来塔子城塔(辽·已毁)》 2012.9.7 宝华寺网站《汉传佛教建筑·佛塔》

文章来源:掌上鹤城   作者:
分享到: 0
相关新闻
联系我们

信箱Mail :dmhlj@sohu.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 :dmhlj@sohu.com

关于我们

黑ICP备15006614号 哈公网安备23010002004434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者证件号 : 黑B2-20160070

黑新网备 许可证编号:2332015001

关注我们
  • 最美龙江微信号

0.1250s